给思想一个支点

关键词: 给思想一个支点,
作文在线 分享时间:
面对一个作文题,是先形成一个思想还是先想到一则素材?这应该是因人而异的。先形成一个思想,“立意”可能会更准确;先想到一则素材,“选材”可能更有针对性。无论是“思想→素材”还是“素材→思想”的运思轨迹,落笔时都需要让抽象的思想感情附着于具体的感性素材;最好是以某一素材作为思想的“支点”,从而消除“不知从何说起”的表达困惑,再由此进行思想的磨砺及素材的链接。 阿基米德曾说: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起整个地球。诚然,写作时如果能给思想一个“支点”,则可以“形散神聚”,使议论纵横捭阖、使记叙收放自如。有了“支点”,思维的“窗子”打开了,思想的世界就会“豁然开朗”。那么,该如何巧妙地找准思想的“支点”并有效地进行“一触即发”式的思维训练呢?不妨从高中学生常读的经典美文、现代文阅读训练材料和高考满分作文中获取借鉴,阅读时尝试着把这些文章“还原”,还原到写作者“意在笔先”的运思状态;从而体会文章的思想是如何“羚羊挂角”般附着于某一“点”,并以此为“支点”灵活地拓展思路的。 一、由某一物象而思,由此及彼——往多处想 在自然中、生活中很多物象无不牵系着我们的情思,见证着我们的成长。睹物感怀、托物言志,写作时思绪可由某一物象发散开来,由此及彼地进行多角度思考。 例如,伍尔夫的小说《墙上的斑点》。主人公在一个普通日子的平常瞬间,抬头看见墙上的斑点,产生一系列幻觉和遐想。主人公一会儿由斑点联想到钉痕、挂肖像的前任房客;一会儿从对斑点的疑惑联想到生命的神秘、思想的不准确性和人类的无知;一会儿从猜测斑点是一个凸出的圆形联想到一座古象,进而想到忧伤、白骨和考古……最后发现墙上的斑点不过是一只蜗牛。 ——小说通过“墙上的斑点”以意识流手法思绪驰骋,反映生活本质、揭示永恒真理。又如,詹文格的散文《温软的稻草》。文章围绕“温软的稻草”展开联想,先写道“想起稻草,自然就想到那些农人,想起农人就想起我的父辈,想起父辈就想起耕耘和劳作”;接着由稻草想到草垛边的小鸟、玩耍的孩童、以稻草为美食的耕牛,继而又想到稻草作为苫屋之草、草绳、柴火、床垫等多种用途。 ——再普通不过的稻草在作者笔下竟变成了思想的“金条”,承载着作者对简单、质朴的往昔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浮躁、纷繁的现实生活的忧思。 这两篇文章中的“墙上的斑点”“温软的稻草”等物象,既是作者思想的“起点”、又是行文中的“节点”以及最后的思想“结点”,是整篇文章思想表达的有力“支点”。“这一个”物象引发了作者的多向思维:第一例对“斑点”的猜想为相似联想,由此生发的对生命、死亡的有关思考为相反联想、相关联想;第二例由“稻草”而牵系的诸多人、事的联想为横向的相关联想、纵向的今昔对比思考。 所以,作文运思时要尝试像这些例文那样,先以某一个独特的物象为思想的“支点”,再由此及彼地展开多维思考,从而让读者能明白地看到文章思想的“触角”和缜密的文脉。 二、由某一人物(言、行)而思,由点及面——往远处想“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是鲁迅先生将小说人物典型化的创作秘诀。先生笔下的孔乙己、祥林嫂、阿Q等不朽形象,皆是这一手法所揉成的。记叙类文章的写作必须塑造“这一个”典型人物;而议论类文章的写作如果只是泛泛地援引多人的事例,难免会有拼凑之嫌,倒不如选用一个人的事例,或“切割”分析,或进行评述。必须注意的是,写作时眼光还要高远一些,要能由“这一个”辐射到“这一类”,从而借助具体形象立体地表现生活、表达思想。例如,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小说由“叶三卖果子”写起,叶三都五十岁了还在坚持卖果子,“他真是为了季匋民一个人卖果子的”。“他给季匋民送果子是为了爱他的画”,他大都能一句话说出画好在何处:“紫藤里有风”,“这是一只小老鼠”。季匋民认为叶三真懂画,送了他很多画,但他终生珍藏、至死不售。小说结尾写叶三的儿子“把季 匋民的画和父亲一起装进棺材里,埋了”,让情节伸向远方;一种力透纸背的苍凉,使作品的内容和主题都得到了深化和提升,有了更上一层的美学高度。 ——汪曾祺先生“高僧只说平常话”,用民间语说民间事;让恬静淡泊的果贩与常常一语中的鉴赏家的形象精致地叠合在一起,于是叶三、季匋民就成了古朴文化的持有者、代表者。 又如,梁衡的散文《把栏杆拍遍》。作者在介绍辛弃疾的人生遭际时穿插引用了他的八首词,或由辛弃疾的事迹,联想到他的词作;或由他的词作,联想到他的行伍经历、为官经历、心路历程等。作者在引用这些词作时没有详加赏析,而是结合人物的命运作了精当的点评。 ——作者把辛弃疾放在中国历史的大背景下,写出了辛弃疾充满豪情与苍凉的一生;塑造了“积300年北宋南宋之动荡,才产生”的,在文人中具有“唯一性”、历史上具有“独特地位”、“把栏杆拍遍”的沙场英雄和爱国将军形象。这篇人物评传体散文充满了阳刚之气,“思想和美感”也达到了高度的和谐统一。 再如,议论文《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1982年何永康教授为阅卷所作的范文)。文章以彭德怀的事例为整篇的论据,分别“切割”(彭德怀忧虑“浮夸风”、实地走访、上“万言书”等)使用,依次论证了“先忧”者并不是天生的先知者、“先忧”者还必须是“先行”者、“先忧”者应当“后乐”等分论点。何教授为文章法严谨,议论入木三分,在结尾处高瞻远瞩:有了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最根本的保证,我们的“先忧”者会愈来愈多,我们的生活必将其乐无穷! ——该文旧题新作,“合为时而著”,为八十年代初期还有些迷惘的人们阐明了正确的“忧乐观”,也为当时乃至现在的高中学生如何写作议论文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范例。 上述三例,不管是记叙还是议论,文章的主体都是一个人;或由一个人(叶三)的行为(卖果子)展开情节,或对一个人(辛弃疾)的言语(词作)进行评述,或对一个人(彭德怀)的事例“切割”议论。这些文章内容集中,主题思想也因为有了独特“这一个”有力的“支点”而更加雄厚、深远。 所以,写作记叙类文章时,一定要有一个主要人物形象,而且要善于撷取他(她)的某一个性化的语言或行为,由此进行相关的情节构建;写作议论类文章时,不妨全文围绕某一个人物的事例展开议论,但要全面地了解这个人物并能灵活地进行剪裁。当然,文章不能仅仅停留于表现某一个人,还要善于由点及面地拓宽思维,写出这一类典型形象的典型意义。 三、由某一生活见闻而思,追因溯果——往深处想 生活处处皆学问。“合为时而著”的文章需要针对某一生活见闻有感而发。 例如,郭良蕙的杂文《上品·下品》。文章由中国人见面经常寒暄的一句话“吃了吗”发端,然后问道:为什么人们总是喜欢谈论吃饭?因为“用吃饭表达感情是最起码也是最妥善的方法”。作者由此想到“存谷防饥是中国人生活的重要条件”,进而深思“存已成为民族性”,中国人喜欢“弄得房子像个仓库”。接着,,作者联想到“店铺的存货也同样,尤其是古董店;必须消除脏乱和陈旧”;继而作者还想到“纽约的新店器物不多,但都是精品”,最后作者分析了垃圾堆积的几种来由并提出了处理古董垃圾的具体方法。——其实,文章的正题是谈古董垃圾的处理问题,但作者偏偏从吃饭的问题引入;二者看似不相干,其实吃饭和古董店存货都表达了中国人共同的“民族性”:存,生活的妥善之法。文章这样小题大做,自然能发人深省。 又如,叶延滨的杂文《也要学会的另一课》。文章从我们人人皆知的生活小事落笔:知道自己在摸到一张臭牌时,不要再希望自己是赢家;在陷进泥塘里的时候,知道及时爬起来,远远地离开那个泥塘;在被狗咬了一口时,不去下决心也要咬狗一口,就是在被蚊子叮了一下后,不到蚊子法庭去讨公道;上错了公共汽车时,及时下车,另外坐一辆车……文末写道:学会认输应该是最基本的生活常识,臭牌教过我们,泥塘教过我们,蚊子和狗也教过我们,只是我们一离开这些老师,就不愿意从上错了的车上走下来;也真奇怪了。——读完此文,“学会认输”这另一课我们应该很轻松地学会了。作者对生活常识的列举看似漫不经心,实则独具匠心;看来深刻的道理也可以这样机智、幽默地表达,只是我们需要更多地“发现”生活。 再如,2010年重庆高考满分作文《难题》。该文视野开阔,取材于2010年的社会新闻:危地马拉之洞和墨西哥海湾之洞。难能可贵的是,该考生能“洞穿”这两个“洞”带来的后果:危地马拉这个巨大的洞成了施工者的难题,它所带来的交通、社会治安、人心稳定等问题给政府出了一道难题;墨西哥海湾之洞泄露的石油带来的影响是巨大的,它将抛给人类越来越多的难题——经济损失、环境灾难、社会问题等等。最后,该考生由此又更深入地想到了“人心之洞”:人心的欲望之洞便是一个灾难之洞,它会吞噬掉所有的良知、道德、爱,它会吞噬掉地球之心。上面列举的三篇文章,皆由某一生活见闻而思;然后或展开相似联想(由摸臭牌联想到陷泥塘、被狗咬等),或展开相关联想(由问候“吃了吗”联想到古董店存货),或展开相反联想(由中国的老古董店联想到纽约的新古董店),或由实及虚纵向联想(由危地马拉之洞和墨西哥海湾之洞联想到人心的欲望之洞);之后再对联想到的诸多生活见闻追因溯果、深度思考,或分析表象背后的根源(中国人的“民族性”问题) ,或分析共性的生活常识(也要学会认输),或洞察灾害之“洞”的后果(欲望之洞会吞噬掉地球之心)等等。这些文章以耳熟能详的生活见闻为“支点”,议论深入浅出,感性和理性的力量并存。四、由某一作品细节(情节)而思,以小见大——往大处想生活和阅读,是写作的两个素材宝库;当生活的内容不够丰富时,阅读可以为我们拓宽视野。尤其是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则可以窥视到更完整的人生、更多彩的世界。作品中的某一细节(情节),往往会在不经意间触动我们敏感的神经,我们的情思会因此飞扬起来。读后感的写作只是文思喷薄的一“泉”而已,更重要的是要能管窥蠡测,“于细微之处见精神”;从而以文学作品的细节“观照”现实,放大对生活的点滴感悟。 例如,史铁生的散文《想念地坛》。散文开篇写道,“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安静”,似乎是写作的缘起;其实不然,后文的“多年以后我才在书上读到了一种说法:写作的零度”这句话中的“写作的零度”才真正是作者思想的“支点”。正是罗兰·巴特的“写作的零度”这个书名契合了作者的心意,作者由此回归生命的“零度”,叩问生命固有的疑难;因而一次次地回望地坛,回望地坛的安静。 ——这篇散文的深度就在于“零度”的回望,可以说是“写作的零度”这个阅读细节震撼了作者的思想,链接起了作者对地坛的感知和对生命的体悟。又如,2009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品味时尚》。文章由鲁迅小说《风波》中九斤老太的“一代不如一代”这句经典之语发散思维,在惊看街头“时尚”,难舍老年“时尚”,不解文学“时尚”的过程中,九斤老太始终是那句“一代不如一代”的“不合时宜”之论。文末出人意料,居然连九斤老太的玉米窝窝头、破蛇皮口袋以及那句“一代不如一代”都时尚了起来!这着实让九斤老太“失神”,让读者“失语”! ——“守旧”的九斤老太竟成“时尚”,文章赋予了“一代不如 一代”在当今时尚中新的深刻内涵。 再如,200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文章由《西游记》的“取经”情节展开反向的假设思考:如果没有了妖魔的取经之路,可以一步到达西天,那么师徒几人的关系恐怕也只能停留在“酒肉朋友”的层次上了吧?师徒几人又怎知这天底下人间的百态?人性中的怯懦如何除去,人性中的恶性如何摆脱? 文章表面写取经,实则是在写人生,指出在漫长的人生之路上,只有经历过艰险磨难的考验,才能“见真情”、“长见识”、修养至性。该考生超越了对“取经”的趣味阅读,见解的确高出一筹。上述三篇文章,都得益于阅读作品的某一“点”;但又不拘泥于这一“点”,而是由此或展开横向思考(有关各种时尚的联想),或展开纵向思考(由“写作的零度”联想到“生命的零度”,由“取经”联想到人生等),进而搭建起读写的“金水桥”;于是,文章的“大道”借助小小的阅读细节(情节)得以彰显。 综上所述,思想的表达需要“支点”:由某一“点”而发,心游万仞、思接千载,最后再回到“原点”;这一“点”则能动人心弦、撼人心魄。这一“点”,也不仅仅是某一物象、某一人物(言、行)、某一生活见闻、某一作品细节(情节)等,也可以是某一支歌、某一时刻、某一处所、某一场景、某一经历等等。只要是能触动我们情思的某一“点”,就要及时捕捉并善于聚焦,再由此自由灵活地往多处想、往远处想、往深处想、往大处想、往反面想等等,这样写出来的文章必是立意高明、选材集中、思路严谨的好文章。

相关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