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自己的写作感悟告诉学生

关键词: 把自己的写作感悟告诉学生,
作文在线 分享时间:
这次写景作文训练是以“校园”为范围,可选一处或几处景物进行写作。让学生写这个作文出于三点原因:一是校园环境同学们熟悉,我也熟悉,这样,作者(学生)与读者(老师)之间就有了一个对话平台;二是写景作文是同学们最熟悉的,也许从小学时就会,可要写好却又很难,它需要视、听、嗅、触、味各类感觉相互交融,需要作者用心去体会;三是写景能力是作文的基础性能力。因为学生刚进入高中,我对作文的要求也不高,主要强调两点:一是写景一定是校园内的,二是要抓住景物特征来写。 可是,学生完成后的作文并不使我满意,甚至存在着超乎我想象的问题。批阅完之后,我对这次作文存在的主要问题归纳如下:一是内容很空,学生并没有走到自己要写的景物之处,而仅仅是坐在教室里闭门造车,结果欲求面面俱到却只能蜻蜓点水;二是一味追求语言形式之美,多进行校园的粗线条式的空洞赞美,却很少落笔到客观实在的景物描写;三是缺乏作文章法,文章开头拖沓,久久不入正题;四是缺少真情的流露。 起初,我心里抱怨“现在的高中生作文水平怎么这么差,基本的写景文都不会”。可当我静下心来反思时,却有了新的理解。我认为学生作文水平低、谈作文而色变并非学生之过,而在于我们的课堂作文教学。当然,对于其他同仁的作文课堂我不敢妄加评断,单就我自己这次的写景训练,我认为学生作文不负责任主要在我。反思后归纳起来主要为两点:一是写作前的“指令”太少,没有给学生明确训练方向;二是缺少对学生的写作指导。这样,学生就会根据自己以前的写作习惯进行写作。可往往学生以前的写作习惯是不好的,因为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着很严重的普遍问题,那就是老师一味强调作文之“技”,强调语言之美,让学生多用华丽辞藻,甚至让学生背一些所谓的优秀作文,以便考试之用。 如果是按这种方式进行作文教学,那可能写一百篇写景文,水平也不会提高,甚至还会令学生厌烦,,水平下降。这就涉及到我们作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那就是课堂作文教学的有效性问题。一次次的作文课不能让学生写作能力得到提高,那这样的作文教学是毫无意义的。那么,如何提高我们高中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在训练前对学生要有明确可操作性的指导,而这些指导又不能全是空洞的理论,而是从写作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鉴于此,我就写了一篇下水作文,希望能对学生的写作有一个明确而有效的指导。作文如下: 美丽的夕香湖 在我心里,夕香湖是美丽的。我爱这美丽的夕香湖。夕香湖的美,美在它精致。走进校园,映入眼帘的是空旷的升旗广场、宽阔的水泥路、雄伟的科技楼、整齐的教学楼,这不得不让你赞叹校园之大。可我要说,我并不喜欢这些。它的大反而增添了我的迷失之感。而只有到了夕香湖畔,那迷失的心才得以找回。那是它的精致让我有了心的边际。夕香湖不大,大概只有一百多平米。但其形状很特别,既不是传统的圆形,也不是方形,是极具艺术性的一种形状。你若从东往西平视过去,会觉得它是一颗“心”的形状。夕香湖的美,美在它宁静。它没有校运动场那样充满活跃的激情,也没有音乐楼里悠扬的钢琴声,更没有教室里同学的朗朗读书声。它所拥有的是一份宁静。走到它边上,闭着眼,你便能享受到各类虫子的鸣唱,有水中的,有杂草丛中的,也有树上的。细细聆听,这是一种少了人为喧哗的天籁之音,宁静之音。 夕香湖的美,美在它自然。也许我这个读书人是多了份读书人的矫情,在别人都散步在校园宽敞的水泥路上时,我却喜欢一个人走进这充满自然的夕香湖。这里的湖水虽不是流动的,但由于树的映衬,却多出了几分绿意。沿着湖边,是一条不宽的铺满细石的小路。由于没人修整的缘故,路面已被杂草侵占。这里的草种类繁多,有狗尾草、三叶草、结缕草、地毯草,当然还有许多我不知道名字。但它们却不像校园其他地方的草那样齐整,它们是杂乱的,却杂乱得有诗意:有高长的,有低铺的,有活着的,有干枯的,没有半点的人工修饰。要说这湖边最具特色的莫过于树。湖边上有不等距离的柳树,也有长得很高的几株樟树。樟树是直干上升的,树很粗但没有多少枝叶。可能是怕被风吹倒,学校便用了几根钢丝绳从不同方向将它们固定。其实,更有趣的是,在湖边转角的那几株我不知道名字的树。这几株树形状各异,有的像佝偻的老人,有的像健壮的小伙,有的是单独一根树干,有的则是许多根簇拥在一起。这些树绿叶不多,却呈墨绿色。树上间或有几朵小红花的点缀,宛若一幅美妙的自然水彩画。这就是我心中的湖——美丽的夕香湖! 写下水作文,是我作文教学的一贯作法。一般情况下,在确定让学生写之前,我总要事先写一篇下水文,倒不是显示自己的写作能力高,而是希望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我认为写下水作文是语文老师都应该做到的。因为只有自己认真构思、实践,才会有真正的写作感悟,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的写作。作文课教师要以自身的感悟引发学生的感悟,以自己的发现启发学生的发现,学生从中获取在作文中的启迪,从而增强写作能力。为此,教师将自己的写作过程具体化,使学生能抓住写作的要领。 作文过程实际上是写作主体由感知到内孕,进而达到外化的过程。感知的过程,就是观察与实践的过程,个人的情感、意志等因素,对感受对象起着重要作用,它直接影响作文材料的来源。内孕是文章构思于脑际的思维过程,是写作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的集中体现,个人的兴趣、创作的激情推动着写作进程。鉴于此,我就把我自己由感知到内孕,再进行外化的整个过程讲给学生们。 先说写作前的准备,即由感知到内孕的过程。 首先,写校园之景,得先确定自己要写的景。毕竟我们的校园很大,可写的东西很多,如各种广场、操场、教学楼、艺术楼,还有各处的花草树木、各处的水,都可以成为写景的客体,但仅仅是几百字的作文又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因此,我便采用了“聚焦”形式,将自己对校园的爱集中到一处。这更有助于我们把握,更能写细、写透、写真。但是选择写景的客体又要根据自身的性格、气质、爱好等,也就是所谓的“因情选物”。否则,就会陷入无感情的纯客观描写。 其次,要想把夕香湖的美展现出来,那就需要我们深入其中用心去观察、去体悟。观察一定要细,细到一沙一石,这是一种写作素材的积累。至于哪些有用哪些没用,那是写作时才确定的。要学牛吃草,管它“三七二十一”,先吃进肚子,然后运用自己的各处感官进行咀嚼。观察时一定要有“真心”,要知道我们不是照相机,我们是有情感的。只有带着这种情感去观察,一草一木,一沙一石、一虫一鱼都具有了人的情感,将这种人的情感与物景进行水乳交融,从而引起美的联想。最后就是写作思路的拟定。自己的情感是很明确的,那就是爱这美丽的夕香湖。那么夕香湖的美在哪儿?我认真思考后确定其美美在“精致”“宁静”“自然”。然后将自己观察的景物素材对号入座,加到各个特征之下。再说写作,也就是由内孕进行外化的过程。 第一,入题不宜拖沓。开篇点题,短小精悍,显示明朗简洁的文风。尤其是几百字的小作文,更应做到如此。题目是“美丽的夕香湖”,开篇我便说:“在我心里,夕香湖是美丽的。我爱这美丽的夕香湖。”简简单单的两句话,既点明了写景的客体,又表达了自己“爱”的情感。 第二,结尾采用首尾呼应的方式。“这就是我心中的湖——美丽的夕香湖。”与开头呼应,当然,这是各类作文极常见的收束方法。其好处就在于可以唤起读者心理上的美感,产生一种首尾圆合,浑然一体的感受。比如朱自清《荷塘月色》结尾:“这样想着,猛一抬头,不觉已是自己的门前;轻轻地推门进去,什么声息也没有,妻已睡熟好久了。”与开头呼应,使文章呈现一个圆形结构。第三,就是文章的中间,即主体部分的写作。事先预定的三个特征,每个特征写一段文字。描写景物特征一定要将自己的内心情感融入其中。有了情感的景才是最美的景,“一切景语皆情语”,自然景物在自己的笔下应是“人化”的自然,做到“山水有情,草木知意”。比如说我在描写湖之“精致”,我觉得“它的精致让我有了心的边际”,正因为用了心去感受,才感受到“它是一颗‘心’的形状”。这是需要深入其中用心感受才能得来的,这是一种真切的感受,而非矫揉造作。写景注重细节。只有将情感融入到景物细节之中,才能表现得更深更透。当然,描写细节又并非是将所有的景一一罗列,而是需要运用多种修辞艺术,赋景物以人之感情,做到“人在景中动,景为人添情,情景交融”。否则,便会出现景物无情的毛病。比如我在写湖之“宁静”时,就注意到这里各类虫子的鸣唱,虫子很多,声音也是多种多样,不可能全数说出。但用了“细细聆听”四字,便将我的情感融入其间。再如写湖之“自然”,湖本是自然的,从湖水本身到湖边小径到草到树,都细写一番。我觉得自然之美就在于这些没有人工雕琢的东西,这些东西是真实的。写水时透着绿意,富有生命力;写路是为了引出草,于是例举到了很多的草,这都是我细心观察用心记下来的结果。之后写到树,抓住了一些独具特色的树进行刻画,甚至连“树上间或有几朵小红花的点缀”这细小之处都写入文章。这些细节描写,字里行间都流露出我的真情。就这一点,我告诉学生,其实我们的作文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时刻留心生活,这就是我所提倡的“生活作文”,即以生活世界为对象的写作,在培养语言能力的同时,通过以作文内容为中心的讨论等活动,使学生深化对生活的认识,使学生形成主体性的人格。表现景物特征时,应使多种感官参与,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绘声绘色绘态。当然,这是写作更高的一个层面,即技巧层面的事。如在表现湖之“精致”与“宁静”时,我运用了对比手法,使其特征更凸显。写湖之“精致”,以校园其他地方的“大”作对比,写“宁静”,又以其他地方人为造作的声音作对比。同时,在写其“宁静”时,我又运用了“以动衬静”手法,列举各类虫子的鸣唱,而凸显其宁静。此外,通过细节描写,采用比喻、想象多种手段,将“自然”之美展现出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 在讲完自己写作的外化过程后,我又要求同学们重新写一篇景物作文,范围还是“校园”某一处或几处景。这次的作文较上次好得多,多数同学文章符合写景的基本要求,能做到选某一处景,着重进行细节描写,又有自己的感情流露,文章入题快,主题突出。我自以为那次作文是取得较大成效的,这也许就是我所谓的课堂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吧。为了更好证明,下面以一同学的习作为例。 美丽的夕香湖 高一(13)班 马倩楠 美丽的夕香湖,我心醉的夕香湖。 在校园庄严、书声朗朗的外表下,这有一面宁静的夕香湖。她独具一格,既没有教学楼那样威武,也不像操场充满激情的吹呼,她就像一位姑娘那样地静,那样地柔,但或许只有在春天,她才不会那么安静。 正因为她的宁静,不仅人们喜欢她,还有小鸟们更是对她情有独钟。各地鸟儿们仰慕她已很久了。冬天刚过,就有许多鸟儿飞来,停靠在柳树枝条上,清脆地唱着歌,似乎只有她的宁静才能体现出它歌儿的响亮。湖旁丛中的花朵也在赶潮似的竞相开放,使本来就美丽的夕香湖显得更加艳丽,引来了大群的蜜蜂。这时的夕香湖,不再那么地宁静,她变得热闹了。 炎热的夏天,驱走了叽叽喳喳的小鸟们,晒了花草,只有些许知了。知了叫个不停,但这时间不会持续太久,等到雷雨过后,它们又会摇摆着躯干飞走了。叶子上的水滴,晶莹剔透,像是在向夕香湖报喜,又像在炫耀。 走到夕香湖畔,不但能使心情舒畅,而且能使你感受到自然。无论是热闹的夕香湖还是宁静的夕香湖。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正如刘禹锡所说,即便是秋天,夕香湖畔也是美丽的。叶子枯黄了,从枝叶掉落,悠悠地飘在夕香湖上,一片片像小船一样在飘游。秋天的的夕香湖,又变得孤独了。朋友们都忙着过冬了。秋天悄悄地拉来了冬天,大雪覆盖了夕香湖,柳条结成了条冰,向下坠着,所有东西都被雪压着了,只有夕香湖水还在动着。无论是冬天还是夏天,都能自在地动着。她要陪着她身边的伙伴,等着,等着,等到雪融化的那一天,等到来年相聚的那一天。 这就是我爱的夕香湖。 从学生的习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学生主要是在表现夕香湖的宁静自然,同时有着很好的细节描写,又有自己的情感流露。文章的章法很好,入题快,结尾又呼应开头,中间主体内容丰富,运用多种修辞,将美展现出来。当然,这篇文章问题还是存在的,但主要是语言技巧方面,只要学生多练多注意,这种“技”的东西是可以得到提高的。 综上所述,我们作为语文老师,应努力提高课堂作文教学的有效性。而要提高作文教学的有效性,我们必须从自身做起,改变以前“只管出题改作文,而轻写作的细微而可行的指导”的观念,多写下水作文,把自己的写作感悟告诉学生。这样,学生便可从中摸索出一般性的写作规律,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相关热搜